隨著冷空氣的到來,省城出現大幅降溫天氣,因此集中供熱的時間也將延遲到本月18日凌晨。供熱延長期間,熱計量試點用戶是否需要額外支出費用呢,記者了解到供熱延長期的供熱成本由供熱企業負擔,用戶不必再掏錢。 和按面積結算的傳統用熱收費方式不一樣,熱計量的收費除了按面積征收基本熱費之外,其余部分按照熱計量表實際走字情況乘以計量熱費,得出的總和就是熱計量的總費用。 為了提升供熱質量,濟南市今年繼續實行了供熱試運行制度,提前一周左右的時間開始供熱,同時近日又延長了三天的供暖期。按照規定供暖試運行期間和延長期中,集中供熱成本由供熱企業負擔,不再額外征收。按面積收費的傳統供熱方式中,市民不用多交錢就行,但是對于熱計量試點用戶來說,只要開始供熱,熱計量表就開始走字,而且平時也沒有人實時查看熱計量表的運行情況,因此對于這些熱計量用戶來說,供熱時運行和延長期10天的時間里,熱計量表走了多少字,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只能依靠整體運行情況算出每天平均用熱量再推測出供熱試運行和延長期的大概用熱量。 因此,對于濟南市的熱計量試點來說,今后如何更及時更全面的掌握熱計量表的運行情況,是新的采暖季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好在去冬今春的采暖季中,濟南熱計量試點收費“多退少不補”。即按照實際用熱量結算時,如果實際用熱費用少于按面積繳納的采暖費,差價部分將退還居民。如果實際用熱費用超出按面積繳納的采暖費,超出部分市民無須在額外繳納。 去年冬天,濟南市首次啟動了大規模的熱計量試點,對100萬平米的居民住宅和200萬平米的公共建筑進行了熱計量。一個冬天下來,如今集中供熱即將結束,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熱計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中熱計量表的問題較多。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的熱計量試點中,使用的熱計量表多是由開發商自己購買和安裝,雖然在供熱前也經過檢測,但是熱計量表的質量良莠不齊,有的表在運行中出現故障,有的表顯示的用熱情況和實際用熱量差別加大,存在走字不準的情況。 針對熱計量表出現的問題,濟南市政公用事業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熱計量的問題必須改變現在這種產權和管理企業分離的混亂局面,最好是由供熱企業統一采購、統一維護、統一運行,出現問題統一更換,這樣才能確保熱計量表平時能夠準確、正常運行,出現問題時也能得到有效地維修和更換,既有利于保障市民用熱,也減少用熱矛盾。
|